• 中外专家走进亚洲第一长洞—— 科考研究 探秘未知 本报记者 马跃峰 陈隽逸

    流水像一把锋利的刻刀,将石山内外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9 2024-09-11
  • 第三代核电锚定100%国产化,向国际最高水平赶超—— “国和一号”的自主创新之路

    两组数字合起来,就是“国和一号”的一份亮眼“简历”。“国和一号”是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开发的三代核电自主化标志性成果,是完全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代表当今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23 2024-09-11
  • 拦截“天外来客” 我国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

    合肥9月5日电(记者吴慧珺、贾稀荃)记者5日从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并发布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任务计划选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模式。

    10 2024-09-11
  • 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被揭开

    萤火虫成虫腹部的发光器是如何发育而成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付新华教授团队揭开了萤火虫成虫发光器发育的关键机制,为发光昆虫的发光及闪光控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6 2024-09-17
  •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银川8月19日电(记者刘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19日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服务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计算类产品产量全球第一,围绕算力枢纽节点建设130条干线光缆。算力应用广泛深入到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不断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5 2024-09-17
  • 科技支撑精准高效处置险情

    受台风影响,黑龙江、吉林多地连日出现强降雨,雅鲁河告急、蚂蚁河告急、拉林河告急,尚志市求援、五常市求援、舒兰市求援……灾情就是命令,北部战区陆军闻令而动,用一次次“逆行”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

      “水下机器人下潜!”8月13日夜间,拉林河弓棚子镇段防护堤封堵决口到了关键阶段,某旅紧急出动水下机器人。依据机器人实时传输的画面,该旅任务官兵果断调整封堵方案,摸索出钢板桩定位法、两侧进占法新招数。与此同时,因为沙袋需求量过大,该旅将电动传送带拉上堤坝,省时又省力。

    6 2024-09-17

相关栏目